寒食节会被大家遗忘的原因
寒食节会被大家遗忘的原因:从前寒食节在我国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都没听过寒食节这个节日,虽然很意外但这是事实,那么寒食节会被大家遗忘的原因是什么呢?寒食节是怎么消失的?下面大家跟小编一起去……毛豆运势网(http://www.maodou5.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从前寒食节在我国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都没听过寒食节这个节日,虽然很意外但这是事实,那么寒食节会被大家遗忘的原因是什么呢?寒食节是怎么消失的?下面大家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寒食节会被大家遗忘的原因
如今一提及寒食节,许多人可能先会发出疑问,这是什么节日?为什么从来没有听过?而知道寒食节的也仅仅是知道有个叫介子推的人和寒食节。也就是说尽管寒食节和清明节仅有一天之隔,两个节日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复杂密切,但人们对其了解程度却完全不同,更不会在清明节之前过寒食节,但要知道寒食节在古代的地位可是与清明节不相上下的。
一、传承千年的古老节日
寒食节的起源问题在古代即已经争论不休,一般来说有两种观点最为主流,其一即是著名的介子推的故事。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曾在各国之间流亡,介子推为其身边忠心耿耿的大臣,重耳即位后介子推带着母亲归隐山林,晋文公为请他出山相助所以下令放火烧山以逼他出来,没想到介子推却与其母亲一起被火烧死了。自此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故设寒食节。
第二种说法则来源于上古时期的“改火”习俗,传说在遥远的部落文明时代,人们在每一年的春天都会将过去的旧火种熄灭,通过钻木取火的方式获取新火种,而在新旧火种交替之时就会出现短暂的无火阶段,人们只能吃未经火烤的生食,寒食节由此而来。
在现有的文字记载中,两汉之际的桓谭是最早提及寒食节的人,他在书中曾提及在今山西太原地区盛行一种习俗,人们在规定的日子只能吃生食,即使是身怀疾病的人也不敢违背,而之所以有这样的习俗是因为要纪念介子推。东汉时期的蔡邕等文史大家也同意桓谭的说法,认为盛行于太原郡的习俗是因介子推而设置。但到了隋唐时期,人们则对寒食节是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置的说法产生疑问,尤其是唐玄宗时期寒食节被设立为国家法定节日,在朝廷的诏令中则直接推翻两汉时期的说法,将寒食节的来源定性于上古时期的“改火”习俗,介子推则不再被人提及。
二、从纪念亡者到庆祝现世
上文已经提到自唐代起,在官府的界定之下,寒食节与纪念介子推事件划清了界限,其起源也变为上古的改火风俗。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这就要和寒食节在隋唐时期的发展状况联系在一起了。在纪念介子推一说盛行的两汉,寒食节仅仅是盛行于太原地区的地方习俗文化,但到南北朝时期,寒食节已经开始向外扩展,北朝著名农学家贾思勰便在书中记载过寒食节:“寒食,盖清明节前一日是也,中国流行,遂为常俗。”“中国”指的是中原地区,由此可见北朝时寒食节已经由太原一地扩展到中原地区。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是一个民族大融合与南北文化大融合的时期,随着少数民族南下与汉人南迁,南北方文化之间发生了一次巨大交融,寒食节也由此传播至全国各地。
随着寒食节传播范围的逐渐扩大,其节日内涵被大大的扩充了。原先的寒食节其实是一种较为压抑的节日,因为节日是带有纪念亡人的性质且人们只能吃又干又硬的冷食。但在隋唐时期,人们将寒食节的内容大为扩充,就食物来说,冷硬的寒食被人们改造成各种各样的既考究又美味的食物,例如干粥、醴、酪、挑菜、青团等,吃寒食不但不再是一种折磨,发而成为饮食的新风尚。
不仅仅在吃的方面有了改进,人们还将各种娱乐休闲项目添加到寒食节里,在北方人们会自己制作美味的寒食,还会去庙观中进行祭祀活动,在南方则更加多样,人们会进行斗鸡、踢毽子、打秋千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官府在寒食节也会有相应的活动,既然选择将改火作为节日起源,所以官府会在寒食节进行隆重的改火仪式,包括禁旧火,取新火和点燃新火三部分,整个过程十分隆重,寒食节也成为唐代的八大节日之一,与上元节等并列。
总而言之,随着寒食节传播范围的愈发广泛,加之朝廷都对此十分重视,至隋唐时期,寒食节已经逐渐祛除了原先的地域性与纪念亡人的悲观色彩,逐渐演化成一种全民娱乐休闲的节日。这时的寒食节与上古时期的改火习俗相挂钩,而改火也是上古的人们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的一种仪式。唐朝廷选择改火作为寒食节的起源,也表达了其顺应天意和民意的美好愿望。
唐代以后,寒食节历经千余年发展并传承至今,其中清朝时期由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了历法上的变革,寒食节的时间也从清明节的前两天改为清明节的前一天。而且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日期特别接近,习俗上就逐渐有了混同的趋势。像寒食节的祭祖等习俗,实际上从晚唐开始就已经开始向清明节转移,这个转移的过程最终在宋代完成。此后,寒食节逐渐就成了清明节的一个组成部分。
寒食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
唐·王建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壬辰寒食》
宋·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宋·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
元·虞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
漂泊栖迟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
不堪梦觉听啼鹃。
《醉太平·寒食》
元·王元鼎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
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
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唐多令·寒食》
明·陈子龙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
五更风雨断遥岑。
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
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
宫人斜外柳阴阴。
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西夏寒食遣兴》
明·朱孟德
春空云淡禁烟中,冷落那堪客里逢。
饭煮青精颜固好,杯传蓝尾习能同。
锦销文杏枝头雨,雪卷棠梨树底风。
往事慢思魂欲断,不堪回首贺兰东。
《仙城寒食歌·绍武陵》
清·成鹫
亢龙宾天群龙战,潜龙跃出飞龙现。
白衣苍狗等浮云,处处从龙作宫殿。
东南半壁燕处堂,正统未亡垂一线。
百日朝廷沸似汤,十郡山河去如电。
高帝子孙隆准公,身殉社稷无牵恋。
粤秀峰头望帝魂,直与煤山相后先。
当时藁葬汉台东,三尺荒陵枕郊甸。
四坟角立不知名,云是诸王殉国彦。
左瞻右顾冢垒垒,万古一丘无贵贱。
年年风雨暗清明,陌上行人泪如溅。
寻思往事问重泉,笑折山花当九献。
怅望钟山春草深,谁人更与除坛墠!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清·纳兰性德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
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
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
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本文标题:寒食节会被大家遗忘的原因
欢迎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人,是朋友就给他提供帮助!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