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生辰八字、四柱八字、五行命格、生肖运势、命理八字免费测算、相生相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寻病终的寻,寻病终

2024-04-12 06:33:31 毛豆运势网 解梦 来源:互联网

 

寻病终的寻,寻病终:本文目录一览:2024新课标一卷文言文挖空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真题总结(四)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江苏省盐城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蒋勋: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现……毛豆运势网http://www.maodou5.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2024新课标一卷文言文挖空
  •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真题总结(四)
  •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江苏省盐城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蒋勋: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现在你茫然不觉的时刻

2024新课标一卷文言文挖空

材料一:

襄子(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围(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于晋阳中,出围(解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赵襄子的家臣)为赏首(受赏者推第一的人)。张孟谈(人名,赵襄子的家臣)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为什么)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国家危,社稷(指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殆(危险)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轻慢;侮慢)之意者,唯(只有)赫子不失君臣之礼(礼节),是以(因此)先(意动用法,以之为先)之,"仲尼闻之。曰:"善(善于;擅长)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有人)曰:仲尼不知(懂得)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 超越自己的职责侵犯他人职守),群臣不敢失礼。上(君主在上)设(设置)其法,而下(臣子在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像这样),则(那么)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亲近密切)之泽(恩泽),操(掌握;控制)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失去惩罚原则)也。为人臣者,乘(计量;计算,此指谋事)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表转折,却)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曰":“韩子立法,其所以(的原因)异夫子(特指孔子)之论者纷如(众多,纷繁复杂)也。予(我)每(常常)探(探究)其意而校(查对;核计)其事,持久历远(经历久长),遏(阻止)奸劝(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相同)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合适,恰当)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谈到最高的事物)必以极天(至天;达于天)为称(称述;称说),言下者(谈到最低的事物)必以深渊为名,好事(爱兴事端;喜欢多事)而穿凿(非常牵强地解释,硬说成具有某种意思)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引用)圣以自贤(把自己当作贤人肯定自我),欲以取信(赢得信任)于群愚而度(使效法)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对的)。请(请允许我)说一隅(指一个狭小的地区。也可以指事物的一个方面或片面),而君子审(仔细观察,考察;弄清楚)其信(真实准确)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从前,往日)赵、韩共并(吞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通“嘉”,嘉赏)具臣(1.备位充数之臣。2.泛称为人臣者。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表示赞许)之\引(引用)以张本(原由;依据)\然后(这样以后)难(质问;驳斥)之\岂有不似(不如;比不上)哉?然实(实际上)诈也。何以(以何,凭什么,为什么)明(说明)其然(这样)?昔我先君(称自己的祖先,孔子)以(在 的时候)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去世),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这)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才)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竟然)无怍(zuò,惭愧)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一类人),皆非(认为……不对;非难;责怪)之罪;故吾以(认为)是默口(缄口不言)于小道(礼乐政教以外的学说),塞耳(堵住耳朵,谓有意不听)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量(长短))天,植(竖立;树立)寸指以测渊,朦(迷惘,愚昧)大道(.正道;常理。指最高的治世原则,包括伦理纲常)而不悟(明白;领悟),信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捏造事实毁坏他人名誉)之辞”并不一样)以疑(怀疑)圣,殆(大概)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孔丛子》是一部相当于“孔家杂记”的书,主要记述从战国初期到东汉中期十几位孔子后代子孙的言语行事。时间跨度近六百年,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对于了解汉以前孔子世家的发展、演变以及一些著名人物的嘉言懿行、家学传授等等,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玄使谓符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

【翻译】凡是作战,如果我众敌寡,就不能在险阻的地形上进行,而必须在平坦开阔的地方进行。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锣声就停止,这样没有不打胜仗的。兵法说:“指挥大军作战就在于能前进和停止。”东晋武帝太元年间,前秦王苻坚进驻寿阳,在淝水沿岸列阵,与晋将谢玄相对峙。谢玄派人告诉苻坚说:“您长途跋涉来到我国境内,沿水布阵,是不想速战的架势。请您让部队稍向后退一点,使我将士能够渡水上岸与您决一死战,我与各位将军骑着马慢慢行走观看,不是很快乐吗?”苻坚部将都说:“应该将晋军阻隔在淝水那边,不要让他们上岸。我众他寡,一定要用万全之策才行。”苻坚说:“只稍稍后退,让他们渡河,不等他们渡完时,我即以铁骑数十万人向淝水冲击而消灭他。”苻融也认为这样可以。于是指挥军队后退,不料这一后退,便停不住了。于是,谢玄与谢琰、桓伊等人率八千精锐部队渡过淝水,苻坚的军队溃败。

材料二: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符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翻译】太宗说:“古人在战场上善于出奇制胜,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这也是一种变化的策略吗?”靖说(注):“古代的战斗多是通过小巧的技巧而战胜没有技巧的对手,用微小的长处战胜没有长处的对手,这能够论证兵法吗?如果谢玄能够击败苻坚,并不是谢玄有多么出色,而是苻坚实在不善。”太宗请侍臣拿来《谢玄传》检阅,然后说:“苻坚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得不善,对吗?”靖说:“我看《苻坚载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秦军全军覆没,只有慕容垂的一支军队幸存。苻坚带着一千多骑兵前去,垂的儿子慕容宝劝垂杀掉苻坚,但未成功。’这可以看出秦军的混乱。慕容垂独自幸存,说明苻坚已经被垂所困。一个被敌人所困而又想取胜的人,难道不是很困难吗?所以我说他没有策略,类似于符坚这样的人。”太宗说:“在军队中有分散和集中的时候,各有适宜之处。前代的事例中,哪一种更出色?”靖说:“苻坚统帅着百万大军,却在淝水战败,这是因为兵力能够集中但不能分散所致。而吴汉讨伐公孙述时,与副将刘尚分散驻扎,相隔二十里,当公孙述进攻汉中时,刘尚出击合击,大破敌军,这是因为兵力分散但又能够集中所致。”太宗说:“是的。得失的事例足以为后代提供借鉴。”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夫为人A所B陷而欲胜C敌D不亦难乎E臣故曰无术焉F符坚之类G是也。

【答案】D E F【解析】“为……所”表被动,A、B处都不能断,“敌”是“胜”的宾语,C处也不断,故只能断在D处;“不亦……乎?”固定句式,E处断;“焉”句末语气词,此处该断;“是”为“类”的宾语,G处不宜断。故选DEF。翻译:既被人所陷害,还想战胜敌人,不就很难吗。所以我说,没有智谋的就是苻坚这一类的人。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温和。

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

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

D.果,指实现、成为事实,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果”意思相同。

【答案】C【解析】“片甲不留”意思是一片铠甲都没留下来,形容全军覆没。此处也可是虚指,微小之意,如片鳞半爪之类,故两“片”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苻坚与谢玄隔淝水列阵,苻坚的部下认为,应当在淝水阻击,不让晋军渡河,苻坚则想让晋军先渡河上岸,再以铁骑逼杀晋军。

B.苻坚的大军在后撤过程中发生了混乱,不受控制,谢玄等人乘机率八千精兵渡河,两军大战于淝水之南,苻坚的部队溃败。

C.苻坚全军大败,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得到保全,苻坚带领残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他乘机杀掉苻坚。

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

【答案】D【解析】“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错。应该为苻坚、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请君少却,令将士得,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⑵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答案】⑴你们要能稍向后退,让我军渡过淝水,使双方将士得以从容交战,我与诸君骑马慢行而观战,不也是件乐事吗?(考查“少”、“却”、“”,每词1分,句意1分)

⑵古人在阵前出奇招,攻打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这也是奇正变化的法则吗?(考查“奇”“斯”、“相变”,每词1分,句意1分)

14.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案】(1)苻坚不懂兵法,不懂临阵出奇;(2)不懂为人所陷而不能胜敌;(3)不懂兵有分聚,各贵适宜。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真题总结(四)

T

【特】 ①幼兽,胡瞻尔庭有悬特兮。②仅,只,只不过。例1、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例2、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2007安徽卷,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例3、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2005湖南卷,只因为它是旧有的东西而特别珍惜它。)

【田】①打猎。通“畋”,如:宣子田于首山。 ②耕种。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③田田

【忝】①有愧于,辱。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2007湖南卷,他只担心死在岭外,而来不及报答天子的恩德,而有愧于父亲和祖先罢了。)②

【听】①请求。启听淮北取籴。(1999全国卷,(苏琼)上表请求到淮北去籴粮。) ②办理。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2010湖北卷,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 ③准许。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2008江苏卷,诸位将领争着要攻打它,吴汉不准许,说:“使鬲县百姓造反,都是地方长官的罪过。有敢轻言进兵的人,杀!”)

【图】谋划,筹划,考虑。若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徒】被罚服劳役的人。徒流及死,具有等差。(97全国卷,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等级次第。“徒”指被罚服劳役的人,“流”指古代的一种刑罚--流放,按罪行情节轻重还有等次差别。 “等”,等级,“差”,读cī,分别等级次第。)

【脱】如果。脱获回耗,虽死必谢。

【通】①勾结。地多盗,察豪民通盗者,把其罪而任之。(《明吏》,长沙当地盗匪很多,(蔡道宪)查明勾结盗匪的土豪,掌握了他们的罪行暂时放任他们。)

②交往,来往。例1、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

例2、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为通。(山东潍坊市2010年高考一模,曾经有所推荐,那人来道谢,安世非常遗憾,认为推荐贤良,介绍有才能的人,哪里有私人感谢的道理?于是跟这个人断绝了关系,不再跟他来住。)

【痛】深深。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及觉,痛咎谢。(2005江苏卷,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

W

【完】①缴纳。又其甚,有鬻妻、鬻子女耳。如是而后赋可完,赋完而民之死者十七八矣!(2007江西卷,又甚至卖妻、卖子女了。到了这个样子,然后赋税都可以缴纳了,赋税缴纳了而老百姓也死了十分之七、十分之八了啊!)

【罔】 ①网,张网捕捉。例1、作结绳而为罔罟……罘罔弥山。例2、罔罗,同网罗。

②欺骗,蒙蔽;毁谤,陷害。欺君罔上(欺骗君上);罔民(陷害或欺骗百姓);罔主(欺骗君主);罔辟(欺骗君主);罔冒(欺骗冒充);罔惑(欺骗蛊惑);罔渎(欺枉轻慢);罔人(欺骗、欺诈他人);罔己(受人欺骗陷害)。罔利(渔利);罔贪(奸诈贪婪)。

③迷惑,失意。例1、学而不思则罔。例2、罔然若酲,朝罢夕倦。例3、罔然流涕。(即惘然,失意的样子,心中若有所失的样子。)

④表示禁止或劝阻,不要。例1、罔失法度。例2、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不要违背正义来求取百官的好名声。)

⑤无,没有。例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2005湖北卷,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 例2、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例3、罔不因势象形。(明· 魏学洢《核舟记》) 罔伏(无所藏匿);罔莫(无不)。

⑥不,不能。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2006江西卷,家中窥见(这种情形)的人,都诧异惊愕,不能猜测我的意图在哪里。) 罔顾(不顾);罔已(不尽);罔既(不尽);罔效(不能报效);罔措(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罔替(不更换,不废除);罔恤民隐(不管百姓的隐忧)。

⑦白白地。罔生,苟活。罔死,白白地死。

【妄】 ①随便,随意,胡乱。妄自菲薄。 ②荒诞,不实。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望】①怨恨,埋怨,责怪。敢用是为怨望。②敬仰。万民所望。③比较。以人望人。④农历每月十五日。

【微】①不。微独,不但,非但。 ②无,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 ③如果没有。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昆明三中2010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如果没有护军,我听不到这样的话。) ④隐蔽,不显露。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⑤悄悄地,暗暗地。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⑥隐约。微问有鼠作作索索。《》 微辞,隐晦的批评或委婉的批评。 ⑦深奥。微言大义。 ⑧地位低。人微言轻。 ⑨小。微风鼓浪,水石相搏。《石钟山记》 ⑩衰微,衰败。天下,而唐势固以微矣。其余略。

【危】①高。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正。正襟危坐。

【伪】假称。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云南省昆明三中2010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蒋济于是秘密禀报刺史,假称得到了张喜的书信,说步兵骑兵四万人已到雩娄。)

【委】①委托,托付,交给,担任。例1、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例2、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例3、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2006北京卷,我请求恭敬地拿齐国的粟米财物交给百姓,拿多拿少,只听您的吩咐。)

例4、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2010湖南卷,寄身于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

②献给,送给。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史记》)

③抛弃,舍弃,丢弃。例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 例2、若一旦委之,恐后患益前,悔将无及矣。(如果有一天丢弃了这两个地方,恐怕以后的祸患比以前更严重,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例3、委尸填满沟壑。(2010北京卷,丢弃的尸体填满了沟壑。)

④确实,实在。常“委实”连用。

⑤散落,卸落,掉落。如土委地。

⑥曲折。河道委曲,音乐委曲

⑦弃之不顾,任随。何不委心任去留。

⑧无精打采,不振作。

⑨让。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2010年山东卷,(朝廷里的权贵们)妒忌申甫本来是个百姓,却得到越级任用,就出主意让他先出头去抵挡敌人。)

【韪】是,对,正确。冒天之大不韪。 罔有不韪。

【畏】①敬服。例1、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2007湖南卷,我又考虑到先前定国到彭城来拜访我,住了十天,来回往返中写了几百首诗,我苦恼他的诗作多,但又敬服他的文思敏捷,佩服他诗作的精巧啊。)

例2、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三国志·诸葛亮传》邦域,国家的疆域。)

例3、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孟子·尽心》)

②敬畏。后生可畏。

【谓】①认为。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2005全国Ⅲ卷,御史大夫仓促间不能知道详情,因而受到责备;而丙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劳。“猝遽”,仓促;“以”,因而;“让”,责备;“见谓”,被认为;思,忧虑;“驭吏力也”,判断句。)②

【闻】显著,显扬。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乌】哪里,怎么。例1、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2006浙江卷,它们是异类,防范它们如果很周到,怎么会成为人类的敌害?) 例2、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2008上海春招,陶渊明没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

【无】无论。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2010浙江高考模拟试卷(十八),南宫生也喜爱跟人结交,无论贵贱,都弯着身子恭敬地跟他们交往。)

【务】①致力于,从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②力求,追求。例1、贪多务多,细大不捐。

例2、(韩)休直方不务进趋。(2008天津卷,韩休做人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但考题中把“务”解释为“致力于”,且是正确项,以此看来①②是一样的。)

③一定,务必。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2005江西卷,治国的关键在于刑律,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啊。采分点:“要”,关键;“急”,严酷;“残”,伤害;“折中”,宽严适度;“称”,合乎。)

③事情,事业。

【悟】①醒悟,明白。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②察觉。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物】人,别人,众人。例1、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例2、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例3、尤物。例4、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愍焉。(2011湖北卷, 修墓死去的在地下怨恨,活着的在地上愁怨,他们的怨恨之气感动了天地,于是天地降下饥荒,死去和背井离乡的人要用十万来计算,我很是为他们伤心啊。)

X

【息】①停止。 ②子女,子息。晚有儿息。 ③增长。消息盈虚,终则有始。④繁殖,繁育。

【檄】①名词,征召、声讨的文书。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汉书》羽檄,檄文上插上鸡毛,表示事急。) ②动词,下令。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路政司)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2008全国卷,不久,其他盗贼进入顺昌,路政司下令廖刚安抚平定。廖刚派大儿子廖迟规劝(或开导)盗贼。)

练习: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朝廷下公文命令于成龙修造浮桥渡过军队,浮桥刚修造好,山洪暴发,浮桥被冲塌了,于成龙获罪被免除了官职。赋分点:檄、甫、圮、坐)

【徙】 ①迁移,转移。例1、非死则徙尔。例2、今漂沦憔悴,转徙於江湖间。②调动官职。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③变化,改变。时已徙矣,而法不徙。④流放。皆以罪过徙补边屯。

【饩】基本字义①古代祭祀或馈赠用的活牲畜。②赠送的粮食或饲料。③赠送食物。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隙】隔阂,嫌怨。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2007全国2卷,这年,镇州大旱,又逢蝗灾,安重荣聚集几万饥民,驱赶着奔向邺地,声言攻入朝廷。晋高祖派杜重威迎击他,战斗已经开始了,安重荣的部将赵彦之与他有嫌怨,临阵脱逃,卷着旗子而奔向晋军。)

【黠】狡猾。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狎】①亲近,亲热。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礼记》)②亲近而不庄重。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黔之驴》)③嬉戏,游戏。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④轻视。轻霜露而狎风雨。(其余义项略。)

【下】①发布,下发。虽然,非仗明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2007江西卷,虽然这个样子,还是是要仰赖严格的君王,亲自实践节俭的政策,发布(或颁布)宽容体恤老百姓的诏令,即使想要官吏不做“驼医”,不杀人,可能做到吗?)

②投进,投到。例1、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2007四川卷,他所在军队的军帅恨贺贲不先报告自己而一个人献金,把贺贲投入监狱。世祖听说这事,十分愤怒,逮捕军帅要杀他。)例2、饵钩而下之。(2006上海卷,把钓钩装上鱼饵投到水里。)

③攻克,攻下。魏崔亮攻硖石未下。

④去,到……去。例1、于是使李斯下韩。例2、便下襄阳向洛阳。

⑤服从。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2007福建卷,他意气用事好打架,那些在乡里充当好汉的人都服从他。)

⑥顺流而下。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2007广东卷,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⑦移交,交给。

【咸】全都。咸来问讯。

【衔】本为马嚼子,引申为嘴含着。外有八龙,首衔铜丸。(《后汉书张衡传》)“衔觞”指饮酒。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

‚包含,含有。衔远山,吞长江。(《岳阳楼记》)

③怀着,内心怀有。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④引申为“恨、怀恨、痛恨、憎恨”。例1、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2009广东卷,皇上将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因为章献出身寒微,不可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痛恨他。) 例2、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

【庠】古代校的名称。

【乡】①行政区域单位。②地方。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③通“向”。意思有二:1)朝向,对着。侯生果北向自刭。2)从前,过去。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

【飨】享受。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2004全国I卷,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所以很乐意与宗族同乡共同享受他的恩赐。)

【向】①接近,将近。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②刚才。向察众人之意,专欲误将军。③假使,假如。常与“使”连用。④先前,从前。语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2009广东卷,(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肖】①像,相似。 ②“不肖”连用,指不贤,无才。

【偕】一起,共同。与子偕行。

【胁】抑制,屏住。例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例2、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2008天津卷,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

【谢】由“告诉,询问”引申为“安抚”。 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2008江苏卷,然后一面下公文给郡府,命他们收捕肇事官吏,一面派人入城安抚五姓。)

【新】刚刚。贼众新集,其心不一,乘其未定,击之必破。(2010北京卷,贼人虽多但他们是刚刚聚集在一起的,他们的内心并不一致,我们趁着他们还没有安定下来,攻打他们一定可以打败(他们)。)

【衅】①罪过。固之过衅。(《后汉书·李固传》) ②灾祸,祸端。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2008全国Ⅱ卷,近日的事情,叛乱将要形成,凭借陛下英明果断,所以罪人才被诛杀。)(另种解释: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衅难”是“祸端”的意思,“罪人斯戮”是宾语前置句式,正常语序应为“斯戮罪人”,译为“严惩了罪人”。) ③涂,涂抹。

【刑】①用刀割刺,引申为“惩罚,处罚”。例1、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例2、,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②杀,宰杀。例1、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三人者,志义相台,刑牲盟生死。(2007广东卷,高进之和下沛的薛彤是朋友,通过薛彤又结交了檀道济,三个人志义相投,宰杀牲畜约定同生共死。)

③法式,典范,榜样。引申为“做榜样”。刑于寡妻。

④征讨,讨伐。刑殄,征讨,消灭。

练习:刑元恶而释余人,蜀民大悦。(刑:处罚、惩治。元恶,首恶。)

【形】①容貌。形貌昳丽。形容枯槁。②对比。相形见绌。

【休】善。臣门侄不休,从长孙是故左将军嗣息,少资常猥,犹冀晚进。

【秀】①植物吐穗开花。秀而水实者有矣。 ②高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③繁茂,茂盛。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④美好,秀丽。

【凶】①收成不好,歉收,年景不好。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2004全国卷Ⅲ)

【胥】①全,都。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②小官吏。

【蓄】①收藏。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2009浙江卷,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也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 ②

【恤】①忧虑,担忧。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②体恤,爱惜,顾念。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③救济,救助,周济。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练习:欣敬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孙晷)高兴敬重有加,天气寒冷就(与他们)同床而卧,吃饭时也(与他们)同吃一锅,有时脱下衣服赠送被子来救济他们。赋分点:“恤”,顾念,体恤,引申为周济,救济;“与”后省略了“之”。)

【绪】①丝的头。②遗留的,残留的。欸秋冬之绪风。

【旋】①刚刚,随即,立即。例1、旋见鸡伸颈摆扑。

例2、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2006江西卷,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差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

②不久。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2010全国Ⅰ卷,你杀了我,朝廷大军就将到来,你的祸患不久就要接踵到来。)

③回转,转动,回旋。例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例2、香气环旋,入于宫中。(《柳毅传》)

④回来,返回。

⑤绕着,围绕。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2005重庆卷,命令他们说:“竖起你们的旗帜,围绕着山慢慢地走。”)

【县】通“悬”。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寻】①不久,随即。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②推求,推究。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③古代的长度单位。

【旬】①十天。驾而宿于朝房,寻乃还第。②十年。七旬。 ③周、整。旬岁,旬月。

【洵】诚然,确实。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2011广东卷,(罗提督)还(或并且)邀请(或延聘)文人(或读书人)详细地(或清晰地)记载他(做贼)的事情,(这种胸襟),确实是个非凡(或异乎寻常/奇特/奇异)的男子汉啊。)(3分。历、洵、“洵奇男子也”句式,各1分)《诗·邶风·静女》:“洵美且异。”

【徇】①攻占土地。例1、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②巡行。行人振木铎徇于路。

③带兵巡行占领的地方。籍为裨将,徇下县。

④示众。例1、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

例2、车裂以徇,灭其宗族。(《史记》)

例3、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2006江苏卷,裨将卢渊凶狠狡猾不听从命令,董愧将他在军中斩首示众,于是军中整肃,没有人再敢胡作非为了。)

⑤曲从,顺从。国人弗徇。 (2010新课标卷已考)

Y

【雅】①平素,向来。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②交往,交情。无一日之雅。③高尚,不俗,美好。雅望。④正,正确的。察纳雅言。⑤很,甚。雅善鼓琴。

【淹】滞留,迟疑。例1、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 例2、吾子久淹于敝邑。

【延】①引进,迎接。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不敢进。

②请,邀请,召请。例1、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2009安徽卷,近处有十几间茅舍,于是前去拜访。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长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老者邀请我们两人坐下。)

例2、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2007江西卷,从前有个医生,他自我宣传說会医驼背,说:“驼背的像弓一样的人,驼背的像虾一样的人,驼背的像曲环一样的人,请我去医,我保证早上医,晚上直的像箭一样。”)

例3、.邓愈镇江西,数延见。(2011全国大纲卷,邓愈镇抚江西,多次召请他来相见。)

③延长,伸长,延续。例1、延颈。伸长脖子。例2、延誉,传扬名声。例3、延及孝文王。

【奄】①覆盖,完全。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②突然,忽然。狼奄至。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③昏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厌】①吃饱。②满足。贪得无厌。

【晏】①天晴,明朗。于是天清日晏。

②晚,迟。例1、今旦与贤相语,不知日之晏也。 例2、俱以游倦晏起,不得一字。((大家)都因为游玩疲倦很晚才起床,没有写出一个字。)晏驾(帝王死的委婉说法)

③ 平静。河清海晏。

④和悦、安逸。晏然自得。

⑤晏晏,和悦的样子。总角(童年)之宴(安乐,快乐),言笑晏晏。(《诗经·氓》)

【宴】①安闲,静。例1、龙湫宴坐雨蒙蒙。 例2、(唐)太宗常闲居与 圭宴语(闲聊)。 ②安乐,快乐。③以酒食款待宾客。

【燕】①安闲,安乐。燕居(闲居,赋闲在家),燕乐(安乐)。②宴饮,以酒食待客。燕饮,同“宴饮”。 与胡杲……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2008浙江卷,与胡杲……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

【验】①证据,凭证。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2010高考题)②审问,讯问。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2011重庆卷,(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③效果。④验治,考问。

【阳】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②假装。将军仆杀人,按察使置酒为请,阳诺之,退而正其罪。(将军的仆人杀了人,按察使摆下酒宴为其求情,(张瑾)假装答应,回来后(照样)依法治他的罪。赋分点:为请,为其求情;阳,假装,表面上;正,治罪。各1分,共3分。补出“阳”字前的主语“张瑾”1分,句意1分。共5分)

【佯】假装,装作。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

【恙】①疾病。

②担忧,忧愁。例1、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战国策》)例2、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2010北京卷,众多将士远远看见那些旗帜,知道父母、兄弟、孩子都还活着,高兴地说:“啊,我们本来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是宋都督在欺骗我们,差一点被他误导了。)

③忧患,灾害,祸患。

【要】①腰,腰部。昔者楚屡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2008天津卷,《墨子 兼爱》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朝廷之臣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

②半路或中途拦截。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书博鸡者事》)

③邀请,约请。例1、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例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④相约,约定。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⑤迎候,迎接。阴资装,百余里要之。(2000全国卷,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⑥求取,谋取,获取。例1、仁者不违义以要功。(《后汉书》) 例2、百里奚以贩牛要穆公。(《盐铁论》)例3、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2005湖北卷,加以年轻好胜,故一心想打败尼姑,以获取一时的名声。)

⑦要挟,威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贾谊《过秦论》要市,指要挟求封。)

⑧关键。例1、《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2006安徽卷,按照《诗》、《书》的记述,关键是在让老百姓安乐,老百姓富有了后就可以进行教化。)

例2、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2005江西卷,治国的关键在于刑律,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啊。采分点:“要”,关键;“急”,严酷;“残”,伤害;“折中”,宽严适度;“称”,合乎。)

【邀】①迎候,半路拦截。例1、帝欲要讨之,朝议多以为不可。例2、有海童邀路。②求取,希望得到。邀取功名。

【谒】①报告,告诉,陈述。同“报、白、谢”等。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②拜见,进见。生以乡人子谒余。 ③请,请求。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荆轲刺秦王》)

【一】①副词,全,都。将士恃功骄慢者,一以法绳之。(湖南衡阳2010两校联考,倚仗功劳骄横傲慢的将士,全部用法律惩治他们。)②才,刚刚。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③一旦。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④一何,多么。

⑤复音词“一切”。1)权宜,临时。得一切便宜从事。 2)一律,一概。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3)所有的。

【夷】①平,平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②铲平,除灭。今操芟夷大难,略以平矣。③和悦。言和而色夷。

【宜】①合适,适宜。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当然,怪不得。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③应当,应该。④大概,恐怕。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

【贻】①赠送,送给。作《师说》以贻之。 ②遗留,留给。始害无穷。

【遗】①送,送给。例1、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例2、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2007全国2卷,又写信送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长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

②馈送,赠送,给予。例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例2、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2007安徽卷,我家有方古砚,是过去因友人的赠送所得到的,接受了后就一直放在那里,当作一方(普通)的砚台使用着,不知道它是一方(珍贵)的古砚。)

例3、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2010浙江卷,法成感激,馈送胡叟珍贵物品,价值一千多匹绢。)

③舍弃。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艺】①种植。往往欲得而艺之。②限度,准则。贪欲无艺。

【抑】①或者,还是。例1、岂得之难而使之易与?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例2、为肥甘不足于口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②却,但,可是。 虽为天时,抑亦人谋也。

③难道,岂。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④而且。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2009江西卷,卖酒者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

⑤或许,也许。语气副词。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2010年江苏卷,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或许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邑】①城镇。城邑。②国家。常“敝邑”连用。吾子久淹于敝邑。③封地。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④县。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⑤邑人,同乡。

【易】①交换。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2009湖北卷,(孟德)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和十个饼,携带(这些东西)进入山中。)

②改变,变更。例1、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例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此义项相当于“夺”。)

③轻视,轻慢。例1、守自负年德,易之。(2007福建卷,袁州的总管依仗自己年高有德,瞧不起这个姓臧的。) 例2、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史记》)

④治,整治。田肥以易则出食百倍。(《荀子》以,而且。)

⑤替代。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2007四川卷,上都留守(职位)空缺,宰相拟定的朝臣要用十来计算,都不被(皇帝)采纳,皇帝看着贺仁杰说:“没有什么人可以替代你了。”)

【诣】①往,到……去。例1、贾庆余等以祈请使诣北。例2、乘传诣长安。 ②前去拜访,进见。由是先主逐诣亮,凡三往,乃见。

【益】①通“溢”。澭水暴益。 ②更加,越发。不治将益深。 ③渐渐,逐渐。例1、益习其声。 例2、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汉书·苏武传》) 例3、始皇帝益壮。④增加。例1、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2010浙江高考模拟试卷(20),如果辛勤耕地一亩就多收三斗,不辛勤每亩就少收三斗。)例2、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2004全国I卷,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逸】①逃跑,奔跑。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②放纵,放荡。而陵媚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

【懿】①美,美好。宇文新州之懿范。②深。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江苏省盐城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 #中考语文##2024年中考语文#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共6页,在检查是否有漏印、重印或错印后再开始答题。

3.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注意题号必须对应,否则不给分。

4.答题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世界遗产的空白。近日,盐城黄海湿地迎来大批珍稀候鸟,它们或在空中翱(▲)翔飞舞,或在湿地追逐嘻戏,或在滩涂mì(▲)食栖息,呈现出万鸟云集的生态和协美丽画卷,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是全球鸟类迁徙(▲)的重要yì(▲)站。每年,数百万候鸟在此停歇、越冬或繁殖。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翱( )翔飞舞 mì( )食栖息 迁徙( ) yì( )站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2分)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老子》

(2)________________,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3)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4)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6)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7)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8)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9)身处逆境,我们要善于从经典中汲取力量。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因为柠檬的酸性比葡萄更明显,所以网友们现在选择了“吃柠檬”来表示妒忌。

②但是在网络时代,“柠檬”代替了“葡萄”成为“酸”的代名词。

③“吃柠檬”的人就成了“柠檬人”,形容那些躲在键盘后表达很多酸言酸语的人。

④原来有一句熟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用米形容妒忌的心态。

⑤我们希望大家做一个理智而文明的“柠檬人”,因为小酸怡情,大酸伤身。

A.①③⑤④② B. ③①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④②①③⑤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敬辞和谦辞在古汉语中是很常见的。“久仰”“劳驾”“赏光”属于敬辞,“寒舍”“见谅”“家父”属于谦辞。

B.“雄伟壮丽”“热爱祖国”“安排任务”“报纸杂志”这四个短语,从结构上看,都属于并列短语。

C.“看到老师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这个句子结构不完整。如果去掉“看到”或“使”,句子就完整了。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5.名著阅读。(8分)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采访、考察后创作了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B.《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小说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义的战士。

C.《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武松最具传奇色彩。他从为兄报仇开始,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五台山、智取生辰纲……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

D.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骆驼祥子》创造性地运用了北京市民的口语,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增添了“亲切、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地方特色。

(2)请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部,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其中的父亲形象。(2分)

《朝花夕拾》——“我”的父亲

《傅雷家书》——傅雷

《儒林外史》——匡超人之父匡太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西游记》的阅读体验,回答问题。(4分)

①选择合适的词语,将选项前的字母依次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2分)

孙悟空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成功、最受人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他生性________,号称“美猴王”,敢于挑战天宫权威,自封“齐天大圣”。后来,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出生入死,________,制服了无数的妖魔鬼怪,为取经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被封为“斗战胜佛”。

A.善恶不分 B.忠诚不贰 C.搬弄是非 D.桀骜不驯

②有人认为,《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更像是一个励志故事。你能说说从猪八戒身上得到的相关启示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7分)

九年级准备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和同学小妍加入了“最美乡音组”,近期将要在串场河畔的盐镇水街举行淮剧汇报演出活动。

【志愿服务】你准备做本次活动的志愿者,先征求妈妈的意见。

妈妈说:“淮剧重要还是学习重要?志愿服务能给你中考加分吗?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多做几道题吧!”(2分)

你争辩道:“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完你的话,妈妈点了点头。

【文化布置】演出前,你和小妍先到水街“漂舟戏苑”进行文化布置。在小妍带来的三副对联中,你发学现有一副不合适,请指出来,并向小妍解释原因。(2分)

第1副:一腔淮剧神舟韵 万里盐场国库银

第2副: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第3副:七尺躯扮千般样 五丈台走万里天

第________不合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音探究】演出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对淮剧的唱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妍找来木次演出曲目的唱本片段,现在请你和她一起探究:淮剧的唱词有哪些特点?(3分)

客堂间,先打扫,

厨房内把热水烧,

煤炉扇得火直冒,

我再淘米下锅把粥熬,

萝卜干子切切好,

抽空上街排队买油条。

—―《买油条》

街上行人少,

店堂多萧条。

石灰店里白靠白,

剪刀店里刀铲刀,

铁匠店里硬打硬,

馒头店里糕摞糕。

-—《刘贵成私访》

自从去到金山后,

法海绊我在山头,

想不到上山不肯放我走,

逼迫许仙把心修。

小和尚将我来看守,

许汉文未犯王法被幽囚。

一《白蛇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题。(6分)

咏牡丹(其二)

卜元亨

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

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唯恋故人还。

【注】①卜元亨,元末明初东溪(今盐城便仓)人,曾任吴王张士诚军部先锋。②枯枝:指枯枝牡丹。③故人还:拒载,诗人被明太祖遣戍辽阳,家中牡丹十年未开。其妻朝夕对花祝云:“夫君有还信,当复再开花。”至永乐元年,花忽大放,元亨果遇赦还。

7.(1)本诗题为“咏牡丹”,却从松菊写起,有何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诗人经历,概括诗歌的二、四两句所表达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1仅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2,如蜗鼠缭绕3,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4,声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介然:界线分明的样子。②檐(shǔn):栏杆的横木。③缭绕:迂回,回环。④摩戛:摩擦。

8.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一 峰 高 绝 有 路 介 然 仅 可 步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稍西 __________ (2)相顾而惊 __________

(3)声切切不已 __________ (4)二三子不得寐 __________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与之语,愕而顾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B.如蜗鼠缭绕,乃得出 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C.山风飒然而至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D.因追忆之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僧布袍蹑履来迎。(可参考“资料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结尾作者“往往想见其事”和《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欣然规往”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链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4分)

“干净”是最好的气质

王永清

①人最好看的样子,是干净。一直喜欢那些目光清澈的人,干净、自然、纯真。眼睛是心灵之窗,内心干净,才会有眼神的干净。当一个人以孩子般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世界也就变得简单纯净起未。

②干净的人善良,无邪念。曾国藩说,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唯恐人知。做坏事的人,内心是不干净的,带着包袱生活,心理负担何其沉重?常见四处逃亡的罪犯被抓后“一身轻松”。心存善念的人内心光明、干净,看到在风中卖菜的大娘,就把她的菜全部买下来,好让她早点回家。给流浪汉两个馒头,让有急事的行人用一下你的手机。或者,把垃圾从绿化带里带到垃圾箱里,给陌生人一个微笑……总之,一直沿着善念走下去,就会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人都面善,心中油然涌起对万事万物感恩的情愫。

③干净的人行为端正,坦坦荡荡。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才能身正心安梦魂稳,心底无私天地宽。品行端正的人干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身处俗世,却不为俗世所困,依然保持初心如故。无论取得怎样的荣耀,始终谦虚低调,不高人一等,不张牙舞爪,不会变的喧嚣与功利,给人的感觉永远是赏心悦目,如沐春风。

④干净,说到底是一种修养,不邋遢、不潦草,无论命运有多么不公,不见一丝怨怼。不管外在环境多么糟糕,始终拾掇好自己的仪容,保持外表的干净和得体。上海永安公司四小姐郭婉莹,年少时美丽而富有,“”时期,因是资本家的女儿,沦落到去打扫厕所,但她见人永远要化好妆,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别人不理解,她却回答说:“因为这才是人活着的样子。”

⑤干净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一个地方如果干净的人多了,这个地方的环境会更为清朗、清爽。因为大家行事光明磊落,不算计人,不欺骗人,不出卖人,该办的事一定办,不该办的事一定不办,自然民风淳,风气正,政风清,人心平和。

⑥孟德斯鸠说过: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生活本来单纯,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人有净气,风度自来。

(选白(扬子晚报》2024年3月4日,有删改)

1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牙净’是最好的旗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结合语境,写出第③段中加点词“喧嚣”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前文,说说第④段划线句中“人活着的样子”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第②段内容填空。(3分)

本段首先提出分论点,接着以曾国藩的话为道理论据论证分论点:然后运用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论证,通过逃亡罪犯被抓等例子,从“做坏事的人,内心是不干净的”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最后总结出干净的人保持善念,心存感恩。

16.请摘抄文中给你启示或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心得。(3分)

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9分)

人间烟火气

王文一

①早晨上班,车载音响的随机循环播放突然唱起了《青花瓷》,“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听到这句的时候正好路过一家早餐店,包子出笼,整个店面都冒着蒸汽,我忽然想起了几十里外那个小村子里的炊烟。

②故乡多山,虽不大却也将大地切割得支离破碎,家家户户都藏在山坳里。一条公路沿河而行,在路过村庄的时候,能看到的都只是片瓦只檐,只有偶尔顺着那条进村的小路往里延伸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原来村庄的内涵如此丰富,小路可以一直延伸到山沟沟的最深处,而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在这小路的两边,挨挨挤挤、泾渭分明地做着邻居。

③炊烟是不分彼此的。每到亭午日暮,或者晨光熹微,炊烟都会在家家户户的烟囱上轻轻巧巧地飘出来,这时候无论家宅广阔还是茅檐草舍,无论炊烟出来的渠道是敞亮的琉璃瓦烟囱还是泥坏堆砌的小筒,都不影响大家彼此温柔地打着招呼,然后炊烟融洽地汇聚到一起,变成一抹轻柔的云,低低地飘在村庄的上空。炊烟是不记仇的,就像村里的乡亲,虽然彼此偶尔会有一些口角,但是情绪从来不会隔夜。早晨起来烧火的时侯你招呼我一声,我打趣你一句,情绪很快便随着柴火进了灶膛,一把火烧过,就随着烟气袅无踪迹了。

④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里,冒出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这烟雾一缕一缕地汇聚起来,弥漫在农家小院的房舍屋檐上,萦绕在原野的庄稼树木上,更笼罩在整个村子的上空,凝结成一片小云,小村仿若仙境。风吹过,这些仿佛蜃气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最后消散无踪。这时候,村子终于脱去了如纱般的睡衣,彻彻底底清醒了过来。跳脱的鸡,蹒跚的鸭,稳重的牛,以及乱窜的猪狗,上学的稚子,劳作的大人,都在彰显着村庄的活力,生机盎然又醉人眼目。而黃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红形形的夕阳给小村镀了一层金边,这个时候,从错落有致的房顶袅袅升起丝丝缕缕,在晚霞的照射下,缭绕在炊烟里的小村落,升腾着一种朴实,一种单纯,这烟就像这越发落寞的村落,古朴、恬静、温暖。在炊烟的呼唤下,人们或者行走,或者“突突”地开着蹦蹦车,从山间、田里、河畔顺着村道走回来,炊烟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⑤乡亲们或许不会关注司空见惯的炊烟,就像他们可能没有关注家里面那个总是起得很早、睡得很晚的女人,那个女人是老婆,是母亲。她们默默地见识着村庄最冷清的晨,熬着村庄最深沉的夜,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的辛勤和劳累辩驳夸耀。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女人的存在,这些小房子才会按时升腾起炊烟才会有温暖的被窝和可口的饭菜,那是家的味道。

⑥难怪中国古代文人无论桀骜还是恬淡,无论身归山野还是向往庙堂,在诗句中总会提及炊烟,悄悄地织构美好。比如陶渊明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范成大有“指点炊烟阁莽苍,午餐应可寄前庄”,蔡襄有“孤舟横笛向何处,竹外炊烟一两家”……炊烟就是人,就是家。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

(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2024年12月17日,有删改)

17.文章第①段引用《青花瓷》的歌词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③段的划线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第④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第①段,分别用本段中的一个词概括早晨炊烟和黄昏炊烟的不同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第⑤段与链接材料都写到了妻子(老婆)与母亲,试分析其情感表达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链接】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大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莫怀戚《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为什么说“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请联系全文简要作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22.请以“长学问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1)áo 觅 xǐ 驿;(2)嘻一嬉;协一谐

2.(1)始于足下 (2)欲穷千里目 (3)志在千里 (4)海内存知己

(5)风正一帆悬 (6)春蚕到死丝方尽 (7)后天下之乐而乐 (8)山穷水复疑无路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D

4.B

5.(1)C

(2)示例1:《朝花夕拾》中“我”的父亲:严厉和迂腐。对于鲁迅的教育,他十分重视,从不懈怠,在《五猖会》中父亲一味地强迫“我”背诵诗文《鉴略》。

示例2:《傅雷家书》傅雷是一位教子有方,爱子情深、严格的父亲。在傅聪遭遇挫折的时候,鼓励他同时又告诚他不要过分焦急或自满。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国籍。

示例3:《儒林外史》匡太公:正直刚正,有气节。临死之前叮嘱匡超人,功名是身外之物,德行要紧,不可变得势力,改变初心。

教子有方。让匡超人寻一门亲事,要穷人家的女儿,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哥哥虽然是混账人,也要敬重兄长,如对待父亲一样。

(3)①D B

②我们应该像猪八戒一样学会灵活处事,宽以待人,善于调和气氛、沟通交流,不要毫无目的地放纵,要控制好自己的欲望,不要盲目判断,做事也不能半途而废。

6.【志愿服务】示例:妈妈,淮剧是我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老师告诉我们要全方面发展,去做志愿者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欣赏优美的淮剧,陶冶我们的情操,劳逸结合。

【文化布置】示例:这副对联适合用于风景的赞美,和主题不切合,下联“一城山色半城湖”也不符合对盐城地理环境的描述,盐城没有山,是平原地貌,所以不适合放在此处。

【乡音探究】通俗易懂;句式错落有致,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押韵,富有音律美。

二、阅读与理解

7.(1)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松菊凋残的景象,突出了西园牡丹的坚劲和气节。

(2)表现诗人对牡丹品质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自身保持高尚的气节;借物喻人,借牡丹等待自己开放,表达对妻子一直等待自己归来的感动。

8.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

9.(1)向西(2)看(3)停止(4)睡觉

10.C

11.(1)有僧人穿着布袍和鞋子前来相迎。

(2)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

12.本文中作者“往往想见其事”,是在体验过北山美景之后的回味无穷,这种“想见其事”,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这处美景的赞美与怀念之情。

《桃花源记》中刘子骥的“欣然规往”,则更多的是身处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对没有战乱、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13.(1)干净的人善良、无邪念;(2)干净的人行为端正、坦坦荡荡;(3)干净是一种修养,不邋遢,不潦草;(4)干净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

14.(1)喧嚣是指炫耀自己的成就;

(2)无论命运多么不公,都没有一丝怨怼,无论处境多么艰难,始终保持外表的干净与得体。

15.举例、对比 心存善念的人内心光明、干净

16.原句:一个地方如果干净的人多了,这个地方的环境会更为清朗、清爽。

心得:群众的力量是庞大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干净,那么我们国家自然会民风淳朴,政治清明,就像疫情发生时,我们每个人都为疫情控制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我们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17.(1)开篇点题;(2)引出下文对故乡炊烟的回忆;(3)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趣味性和可读性;

18.(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炊烟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炊烟不分彼此,相互融合的情景,表现故乡乡亲们的淳朴、和睦,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炊烟、乡情的喜爱之情。

(2)运用动作描写,三个动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故乡鸡、鸭、猪狗的自由状态,彰显了乡村的活力和生机盎然,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喜爱与怀念。

19.早晨炊烟:生机/活力 黄昏炊烟:朴实/温暖

20.本文通过写妻子、母亲默默的为家辛勤付出,表达了对妻子、母亲的敬爱、赞美。

《散步》通过写妻子、母亲总是听从我的话,体现了妻子、母亲对“我”的信任与依赖,表达了“我”内心的责任感。

21.(1)炊烟体现了邻里相处的融洽,哪怕邻里之间发生了摩擦,情绪也不会隔夜,很快就消失了;

(2)炊烟体现了农村的美,清晨淡蓝的细腻烟雾,傍晚则有着一种别样的艳丽,体现了乡村的朴实、单纯;

(3)炊烟体现了家的味道,因为家中有了妻子母亲的默默辛勤付出,房子里才会腾起炊烟,才会有温暖的被窝和可口的饭菜;

(4)炊烟就是人,就是家。无论是身归山野还是向往庙堂,均会给人以家的归属感。

三、作文

今年的作文题依然紧扣“围绕成长,梳理写作材料”的《说明》要求,考察学生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和对于日常生活观察的细致性。

(一)审题思考:

①长,这里更多要求学生去思考“长”的过程,从如何“长”、“长”什么样这几个维度进行选材和立意。切題要精准,这不仅仅是陈述一段经历,更多的是由此引发的思考,这也是考察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理性思辨能力。

②学问,可以看作是学习中的知识,也可以看作生活中的见识、阅历等等,是让自己有所得、明悟的事件。可以拓展思路去寻找生活中这样的点滴记忆,同时这里要注意的是,“学问”一词也规范了所选事件必须是正能量、积极地、主旋律的,而不能是一些社会不良习气。

(二)选材思考:

有收获、有感悟的瞬间,可以选择的很多,从身边事进行筛选是最好的选择,从家庭场景中、学校场景中进行选材,甚至可以从自然环境中选材。例如,懂得了谦让,明白了勇争第一,了解了星辰变换等等。选择自己身边更能刺激回忆的内容,在中考的考场中,这样的选材方式能够更好的成文及把控时间。

(三)立意思考:

本题的选材切题较为宽泛,但是立意是否勇夺高分,还需要仔细揣摩。用“学问”旨在强调事后的思考,从选材中的故事描述中产生了怎样的感悟,才是重要的拿分点。对于生活化场景的描述,很容易写的肤浅和空洞,所以必须有一定的篇幅进行思考,可以是学习到新知识的那种感悟,可以是事件中两种行为冲突的思辨,甚至可以是对于自己的反思。

中考作文题,一年比一年接地气,但是对考生的思辨能力的考察也越来越多,激发学生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需要的信息,与此同时要更多的思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蒋勋: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现在你茫然不觉的时刻

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现在你茫然不觉的时刻

蒋勋

-

《桃花源》是一首诗,《桃花源记》是这首诗前面的序,可是这个序比诗还长,而且比诗更有名。很多人大概都没有看过那首诗,但大多数人看过序,我们以前的教科书也只选了序,为什么?因为序没有教条,一直到今天读起来都觉得是散文中的极品。

陶渊明幻想出那样一个桃花源,用了最简单、最浅显、最自在的语言和形式,不押韵,也没有格律,带我们进入一个思想领域,而且不露痕迹,完全是讲了一个故事。

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最早、最好的短篇小说。时间是“晋太元中”,地点是武陵,人物是武陵人,职业是捕鱼。一个好的散文作者、思想家要转成好的小说家,不能一开始就是讲道理,那样别人会排斥,所以我称这篇序是纪录片的写法。最前面交代的是时间、地点、人物,完全没有作家的主观意见,全是客观的东西。可是事实上这整个故事都是虚构的,并没有这个人,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这个武陵的捕鱼人“缘溪行”,因为以打鱼为生,所以就顺着溪水走,哪里有鱼就去哪里。“忘路之远近”,注意“忘”字出来了,我们去爬山也好,旅行也好,很难忘路之远近,常常会问:“我们下面去哪里?多久可以到?”可是如果你真正陶醉在风景中,就会“忘路之远近”。正因为这个人迷路了,才有下面的发现。

这有点像“精移神骇,忽焉思散”。理性世界消失了,“忘路之远近”以后,“忽逢桃花林”,所以说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现在你茫然不觉的时刻,你忘掉目的性之后,才会碰到美景。这是进入山水的过程,你的感官已经被它包围,被它迷住,反而有一种新发现。

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刻,常常是你把现实的东西暂时忘掉的时刻。我们平常总是要记住很多事情,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各种密码,那些东西慢慢构成一个假设出来的“我”,生命就被那些东西牵绊住。可是这一天,渔人“忘路之远近”,把打鱼这个现实里的职业暂时忘掉,流连在一片桃花林,这个时候才进入自己的生命世界、心灵世界。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河的两岸全部是盛开的桃花。“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草地这么漂亮,满地都是落花,这是一个没有人来过的世界。“渔人甚异之”,怎么过去从没有看过这么美的景色?生命有时候是要有好奇的,不然就变成单调的重复,会有职业的疲倦感。“复前行,欲穷其林。”想往前走走看,看看这片树林的尽头是什么样子。

这一大段完全没有作者的主观意见,全部是纪录片式的描述。这是高手。你看他写诗的时候,忽然讲很多道理,写序的时候只是要引导人家去读他的诗,完全轻松、自在,没有刻意,这是散文和小说的最好写法。我看学生的作品时,会建议他们把个人意见删掉,因为他没有观察,没有描述,上来就是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在这篇序里,全部是客观世界的景象,所以我们被吸引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树林的尽头就是水的源头,水是从山里面出来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其实是一个生命对一个未知世界进行的窥探。陶渊明的写法非常奇特,透过这一个小口,想去感知一个平常没有接触过的世界,那里面有幽微的光,吸引你进去。

《桃花源记》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名篇,为什么?因为它没有任何道理,只是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把很多世界都打开了。它很有象征性。桃花林的水源也是我们生命活水的来源,那个小口正是我们生命中要打开的洞口。只是平时我们把这个洞堵塞住了,根本不看它。

“便舍船,从口入。”这六个字非常重要。你不舍弃你的东西,就不会得到下一个东西,舍是入的开始,因为你背负的东西会限制你。陶渊明是一个非常有哲学家气质的诗人,这时候他忽然把自己的哲学转成了一个画面。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有时候我和学生讲创作,也是用这一段在讲。创作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狭窄的部分,你就是觉得通不过,甚至会回头,不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不会看到豁然开朗的部分。我想任何专业都一样,刚开始在外面的时候都很兴奋,可进去以后,有一段时间会产生难度,坚持度过以后,又豁然开朗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个民间的生活景象出来了,有农民耕作的田地,还有桑树和竹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地中的小路彼此沟通着,人们往来耕种,鸡在叫,狗在叫。“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非常简单的白描,可是很活泼地把民间的生活状态和朴素情感直接传达了出来。如果我们今天到乡下去,那个场景还和这里描述的一样,是非常单纯、非常平凡的生命状态。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讲明自己的来历以后,人们就把他邀请回家,好好款待他,有没有觉得很像我们现在的民间?我小时候走到哪里,人家就“设酒杀鸡作食”;现在每逢原住民的丰年祭,也是“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我们小时候也常常有这种情况,家里来个客人,一个村子的人都跑过来了,也会打听很多事情。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他们告诉这个打鱼的人说,他们好几代以前的祖先,因为秦朝的时候天下大乱,就到这个地方来避难。所谓“绝境”,是外面人不太容易到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这些人再也没有出去,他们所处的是一个农业社会,所以才能自给自足。我们今天好像没有办法这样过日子,因为我们需要好多东西,可是在桃花源里,人们自己种桑、养蚕、织布、种米,自给自足,不需要外面的东西。这是早期人类的一种单纯生活,人还可以回到很简朴的生活形式。

我有一个朋友对我说,他一定要住在便利店楼上,因为便利店里什么都有,不然就没有安全感。人和物质的关系也很有趣,人有依赖性和依靠性,觉得没有某个东西就不行。大地震来的时候,人们发现原来还是可以过很简单的生活的。有时候灾难是一种提醒,发现很多东西都不是必需的。就像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电影《生生长流》,伊朗大地震以后,人可以那么朴素、简单地活着,而且是有信仰地活着。这些例子会警醒我们:你对物质的依赖到了什么程度?

“问今是何世”,这句很有趣,住在桃花源里面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所知道的最后的朝代叫秦,后面就不知道了。真好,我最近都不开电视,就是不想知道这些东西。“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的时间停在了秦朝。这里好像是一个讽刺,所建立的朝代,也许正是老百姓要遗忘的东西。这些人不愿意再有朝代,朝代更替带来的只是战争、痛苦跟灾难。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告诉桃花源中人现在外面的情形。“皆叹惋”,里面的人都摇头叹息,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一个有趣的对话,是一群停止在自然岁月里的人与一个生活在世俗政治中的人的对话。没有陶渊明行与影分离的观念,或许就不会有这篇文章。他假设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形成一种多元的对话。这个对话其实也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自身入世的部分与出世的部分在之间。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他人都邀请渔人去家里坐坐,农业社会都是这样,大家很容易就变成朋友。“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我觉得这里非常微妙。“不足为外人道也”,你可以解释为不能提,或者是不要告诉别人,可能是害怕被打扰,也可能是说我们这么微不足道,不要让外面知道。可是作者用了白描的笔法,不加任何解释,反而显得意味深长。中国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个桃花源躲起来,不要有任何政治的干扰。

“既出,得其船。”渔人出来了,刚才是舍船,现在又得船,恢复了本来的职业,也恢复了他入世的角色。出来以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他刚刚才答应不告诉别人,这个时候就一路做记号,全部是心机对不对?他很明显是想要再回去。这个渔人的角色一直在转换,舍船的时候是一个个角色,得船的时候又是另一个角色。可是当他一直在做记号的时候,表示精神性的东西已经消失了,怎么做记号都没有用,当你那么想得到的时候,它其实早就不见了。

更糟糕的是,“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文字真是简洁得不得了。渔人见了太守,就告诉他有桃花源这样一个地方这里已经完全变得政治化。看到这段的时候,有点儿紧张,真害怕桃花源从此就完蛋了。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今天如果说台湾发现了一个地方是没有报户口的,那真是不得了。“寻向所志”,跟着他所做的记号去找,可是“遂迷,不复得路”我最喜欢后面这一句。他做了这么多记号,怎么还会“遂迷,不复得路”?这是因为在没有心机、“忘路之远近”的时候,天机就会出来,可是一有心机,天机就不见了。

这篇文章真是有趣,层次非常丰富。我觉得它是在讲人性,人性坦荡得一清如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而当一个人有了心机,所有东西就都不见了。这个“迷”其实是迷失了。有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会觉得所谓的迷失是因为执着,你一旦刻意要某个东西,肯定就找不回来了。

我脊椎不好,就学打坐。进行到第十天,我发觉有一种奇怪的气在体内流通,兴奋得不得了。次日赶快继续,有点等的意思,等那种感觉再来,可是再也没有来过,我师傅就骂我贪。我在创作时也知道,写诗和画画时最好的笔墨,常常来自生命完全放松的时候。

我觉得到这里结束就很好,但陶渊明又加了一个结尾,这个结尾也真是好。桃花源明明是虚构的,他要让它显得真实,就加了一个南阳刘子骥。此人是一个高士,如果太守找不到,高士可以去找吧?但是,“未果,寻病终”。高士也没有找到,最后病死了。“后遂无问津者”,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去找,“津”是渡口的意思。每次读到最后一段,我都有一种很大的悲哀。没有人再找,是没有人再相信桃花源的存在了。这个渔人最后大概会被大家当成疯子。不相信是更大的悲哀,因为你心里面连桃花源都没有了,桃花源不见得是事实的存在,可是应该是心中的乌托邦。但刘子骥之后竟没有人再相信,也没有人再去找,失去了向往,我们今天的状态就是这样。陶渊明在那样一个战争纷起的乱世,去王羲之写《丧乱帖》不远的时代,写出这样一篇文章,其实是在表达内心对桃花源的渴望。

台湾小说家黄春明从《桃花源记》衍生出了儿童剧剧本《小李子不是大骗子》。里面说这个渔人回来没有请太守去找桃花源,而是将带回来的桃花枝杆插在自己家里。过了一阵子,春雨下过,桃枝就发芽了,他在家里培育出一片桃花林。黄春明的意思很清楚:桃花源是要培育的,你与其去找桃花源,不如就在你的身边、你的脚下培育桃花源。文化的传承是非常有趣的,陶渊明绝对没有想到,一千五百年后会有个叫黄春明的作家去继续发展他的东西。

 

本文标题:寻病终的寻,寻病终

欢迎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人,是朋友就给他提供帮助!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